耶鲁/加州理工Nat. Nanotechnol.:FE近100%!CoPc/CNT助力DCA制乙烯

耶鲁/加州理工Nat. Nanotechnol.:FE近100%!CoPc/CNT助力DCA制乙烯
1, 2-二氯乙烷(DCA)的电化学定向转化,因缺乏选择性地将水溶液中DCA转化为乙烯的催化剂而存在挑战。基于此,耶鲁大学王海梁教授、Menachem Elimelech院士,加州理工学院William A. Goddard III院士(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由多壁碳纳米管(CNTs)负载的酞菁钴分子(CoPc)的催化剂(CoPc/CNT),以高电流和能量效率电化学分解含水DCA。在宽电势和反应物浓度范围内,生成乙烯的法拉第效率(FE)近100%。催化剂的纳米管结构使其可进一步制备成流通式的带电膜,并在实际的环境水样中进行测试,结果显示DCA去除率大于95%。
耶鲁/加州理工Nat. Nanotechnol.:FE近100%!CoPc/CNT助力DCA制乙烯
作者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以进一步了解催化机理。作者选择CoPc/石墨烯作为计算的模型系统。鉴于CNT的大直径(约20 nm)和小得多的CoPc分子(~1 nm),在这种情况下CNT结构的曲率效应可以忽略。部分态密度图和晶体轨道Hamilton分析显示,石墨烯的C原子与Co中心的eg轨道在-0.41 eV低于费米能级。CoPc在石墨烯上的吸附伴随着0.4 e的转移,从石墨烯到CoPc分子,通过填充其dz2轨道来降低Co的磁矩。
耶鲁/加州理工Nat. Nanotechnol.:FE近100%!CoPc/CNT助力DCA制乙烯
利用大正则量子力学(GCQM)计算了在外加电位下的DCA脱氯反应,分析了反应的能量学。DCA转化为乙烯包括两个电子耦合脱氯步骤,第一步形成吸附的氯乙基(*C2H4Cl),第二步是产生乙烯产物。
计算表明,第二次脱氯的自由能变化比第一次脱氯更有利,表明脱氯第一步在反应动力学中起主导作用。在第一步脱氯的过渡态,计算出断裂的C-Cl键长度为2.33 Å,比游离DCA分子中正常的C-Cl键长0.53 Å。随着电位从0 V降低到- 0.6 V,第一脱氯步骤的动力学自由能势垒从0.78 eV降低到0.68 eV。在室温下,在-0.3 V下的TOFs为4.9 s−1,在-0.5 V下的TOFs为14.5 s−1,与实验结果很吻合。
耶鲁/加州理工Nat. Nanotechnol.:FE近100%!CoPc/CNT助力DCA制乙烯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valorization of chlorinated organic water pollutant to ethylene. Nat. Nanotechnol., 2022, DOI: 10.1038/s41565-022-01277-z.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2-01277-z.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5/d283bf61de/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