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车仁超AEM: 阳离子空位有序超结构增强钨青铜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复旦车仁超AEM: 阳离子空位有序超结构增强钨青铜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由于其结构开口和可调节性,铌基钨青铜氧化物最近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锂离子电池(LIBs)快充负极。然而,具有钨青铜结构的电极通常会受到由Li+嵌入/脱嵌引起的结构变化的影响,导致循环性能不理想。
​复旦车仁超AEM: 阳离子空位有序超结构增强钨青铜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为避免上述问题,复旦大学车仁超教授等人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四方钨青铜 (TTB)结构Ba3.4Nb10O28.4(BNO),并将其作为具有突出循环性能的LIB负极材料。其中,作者通过简单的固态方法制备了BNO块体,而BNO@C微球的合成采用喷雾干燥法,分为前驱体制备、喷雾干燥和煅烧三个过程。电化学测试表明,BNO在0.1 C时初始充电容量为167 mAh g-1,首圈库仑效率为55.7%。相比之下,BNO@C提供了252 mAh g-1的增强可逆容量和70.6% 的更高首圈库仑效率。
此外,BNO和BNO@C均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其中 BNO@C优于BNO。重要的是,基于商用LiFePO4正极和BNO@C负极组装的全电池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即使在5 C下循环2000次后容量仍保持84.6%,证实了该负极的实际应用可行性。
​复旦车仁超AEM: 阳离子空位有序超结构增强钨青铜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图1. LiFePO4|BNO@C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多种表征和理论研究,作者提出了一种合理的Li+传输和嵌入机制:最初,由于BNO颗粒之间的晶界,来自外部的Li+被快速传输。然后,它们移动到具有阳离子空位有序超结构的单个粒子中,其中Li+沿着孪晶边界或阳离子空位带迁移并最终嵌入活性位点。凭借稳定的上层结构,暗带中空置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隧道充当Li+存储的活性中心,而亮带中的非活性五边形确保了局部结构稳定性。
因此,优异的倍率性能可归因于较大的Li+扩散系数,这得益于其内部的实质性边界和快速传输路径。稳定的循环性能源于BNO和BNO@C的低应变特性,这得益于前所未有的阳离子空位有序超结构。总之,这项研究对于建立钨青铜负极结构-性能关系并促进稳定LIB负极的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车仁超AEM: 阳离子空位有序超结构增强钨青铜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图2. BNO和BNO@C的原位XRD表征
Cation-Vacancy Ordered Superstructure Enhanced Cycling Stability in Tungsten Bronze Anod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enm.202201967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8/c999093d6f/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