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

基于膜的分离技术具有高能效、低碳排放和高设计灵活性的特点,现已发展成为缓解全球水资源短缺、环境修复和资源回收的有效且可持续的方法。其中,纳滤(NF)已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膜分离工艺,可有效去除小分子和多价离子,并在废水处理,水软化和净化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在此,哈尔滨工业大学邵路教授等人构思了一种冰约束界面聚合(IC-IP)策略,通过使用融冰诱导的冰/水相变来合成高度电离的3D准分层PA NF膜,这种相变过程可以特意控制MPD单体在Ih“冰”相中作为封闭界面时的扩散和反应速率。在MPD-冰与含有三甲酰氯(TMC)的正己烷溶液(凝固点~-95.3℃)之间的界面进行IC-IP合成,且将MPD水溶液冷冻在-20℃(图1A和B)。
随后,将TMC/正己烷溶液(预冷至环境温度)加入到MPD冰表面。随着冰冻的MPD-冰慢慢融化,MPD逐渐被释放出来。与在水/正己烷界面处形成的传统PA NF(C-PANF)膜相比,其具有致密的异质结构(图1C),可以使用冰化学工程创建用于冰约束PA NF(IC-PANF)膜的特定3D准分层皱褶结构(图1D和E)。
相关研究成果以“Ice-confined synthesis of highly ionized 3D-quasilayered polyamid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
哈尔滨工业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
研究背景
研究显示,通过界面聚合(IP)制备的聚酰胺(PA)膜是标准的NF膜, PA膜的纳米结构和电离行为已被证明在决定膜分离性能(即渗透性和选择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有机胺和酰氯之间的缩聚反应速率比IP期间胺在有机相溶液中的扩散速率快几个数量级,因此传统的扩散优势IP很难实现理想的PA NF膜结构。研究人员试图控制有机相和浸泡的间苯二胺(MPD)底物的温度,以调节IP期间二胺的传输速率。
然而,目前扩散主导的单体分布缺乏空间调控,导致膜交联或生长抑制不足。目前,已经提出了其他分子工程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定制单体的化学结构,将带电荷的纳米材料掺入膜表面和内部,并使用具有可电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来获得高低价/高价离子选择性。
冰化学工程是生产具有三维(3D)分层或各向异性结构的复合材料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例如珍珠层状陶瓷,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水凝胶和气凝胶。同时, 融冰过程可以调控晶体合成过程中的分子堆积行为,并且固液相变明显改变了材料合成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 由于六边形多型(Ih)冰相的限制效应,冰中溶解的反应物可以被可控地释放。
内容详解
IC-PANF膜的结构表征
基于SEM和AFM测量表明,具有规则皱纹结构的IC-PANF膜比C-PANF膜更粗糙(图1D),从而使得IC-PANF膜的可接近表面积增加了2倍。同时,IC-PANF膜保持了亚纳米孔的优势部分,表明IC-PANF膜具有更大的水可及表面积,可实现更快的水传输和明确的选择性孔。此外,通过TEM表明IC-PANF膜由填充的,互连的微孔层状内部结构组成(图1E),正电子湮没光谱(PAS)测量显示,使用MPD-冰取代MPD-水溶液导致PA层的分数内部自由体积明显增加。
为了进一步探测内部结构,使用聚焦离子束-SEM重构了3D空隙微观结构,确认了IC-PANF膜由更大的3D准层微孔堆叠组成,这与TEM和PAS结果一致。相比之下,C-PANF膜大多致密,没有可观察到的微尺度孔或层(图1C),表面皱纹和内部微孔率同时增加是冰化学工程获得的IC-PANF膜特有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
图1:冰约束面聚合与PA NF膜结构。
IC-IP的机理
为了阐明扩散动力学和冰融热力学对PA膜空间结构的协同效应,研究了PA膜的分子机制和过程特征时间尺度。冰熔化是受阻碍最小的相变,需要破坏晶体的顺序才能实现液相。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分子在冰中的扩散速率逐渐加快。在达到熔点温度(Tm)时,冰开始融化并转变为固/液相(图2A)。因此,IC-IP合成过程中IC-PANF膜的形成可以通过将MPD-冰相温度(TMPD-p)分解为四个阶段来解释:(i)TMPD-p<Tm,(ii)TMPD-p=Tm,(iii)TMPD-p>Tm,和(iv)TMPD-p=Ta(环境温度)。
分子动力学(MD)模拟表明,当第一阶段达到平衡时,TMC分子倾向于锚定在MPD-冰表面(冰状液态水层)。随着冰中MPD浓度的增加,更多的TMC分子锚定在冰面上(图2B),这调节了MPD和TMC在平面2D空间中的积聚,并有利于它们在收缩的界面液体层中聚合。相比之下,TMC和MPD在传统的IP流程中反应迅速,因此难以控制TMC在界面上的分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
图2:IC-IP的机理解释。
膜电离行为
三维准分层结构赋予了IC-PANF膜较高的电离密度,这对于提高水溶液中带电物质的分离效率至关重要。水是R-COOH电离的有利介质,其中高度极化的水分子可以很容易地稳定R-COO的静电荷。定量离子色谱结果证实,与C-PANF膜相比,IC-PANF膜的相关面积R-COO密度明显增加(图3A和B)。此外,IC-PANF膜的面积R-NH3+密度显示了R-NH3+的单个pKa(pKa~9.5)电离和较高的面积R-NH3+密度(图3C)。
因此,通过冰化学工程获得的IC-PANF膜在很宽的pH范围内保持高度电离。同时,IC-PANF膜的电离行为可以通过R-COOH和R-NH2在不同pH值下的电离来解释:<5、5至9.5和>9.5在pH<5的第一阶段,所有R-NH2已转换为R-NH3+并且其电离没有变化。当溶液pH接近5时,表面R-COOH逐渐发生电离。当进入第二阶段(从pH=5到9.5)时,表面R-COOH被完全电离,而内部R-COOH随后被电离。在最后阶段(pH > 9.5),R-NH3+完全去质子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
图3:IC-PANF和C-PANF膜的电离行为。
膜离子筛性能
作者利用各种盐测试进一步评估了膜分离性能,以探索结构-电离-性质的关系。与C-PANF膜相比,IC-PANF膜的透水率提高了~4倍。同时,作者还将性能与其他最先进的PA NF膜进行了比较(图4A)。 结果显示,IC-PANF膜的扩大、相互连接、三维准分层和高电离特性赋予了IC-PANF膜优异的亲水性和高吸水能力,从而产生了低电阻的快速水路。IC-PANF膜对各种盐的分离机理主要由道南斥力、尺寸筛和介电排斥的协同效应主导。较高的电离R-COOH基团赋予膜表面和内部高负电荷密度,此外,Cl的离子溶剂化能垒(当离子从溶液体相转移到低介膜孔时)和Cl的水化半径均小于SO42-
鉴于实用盐水由无机盐的混合物组成,作者进一步使用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测量了共离子Cl/SO42-的选择性。结果显示,用MPD-冰取代MPD水溶液后,IC-PANF膜的共离子Cl/SO42-选择性比C-PANF膜高6-10倍。此外,IC-PANF膜还对不同的共离子系统表现出优异的离子筛分能力、卓越的长期分离性能和良好的防污性能,这种共离子选择性为盐水精炼和盐回收提供了希望。
哈尔滨工业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
图4:IC-PANF膜的盐分离性能和离子选择性。
综上所述,本文开发了一种IC-IP策略来设计PA NF膜的空间结构和电离行为。究其原因,IC-IP过程中冰融化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协同控制使得高度电离的3D准分层结构形成,该结构结合了高透水性和无与伦比的共离子筛分能力。在所提出的策略的帮助下,一种通用的“冰封闭”合成方法可以丰富当前用于合成膜和各种先进材料的策略。
文献信息
Yanqiu Zhang, Hao Wang, Jing Guo, Xiquan Cheng, Gang Han, Cher Hon Lau, Haiqing Lin,
Shaomin Liu, Jun Ma, and Lu Shao, Ice-confined synthesis of highly ionized 3D-quasilayered
polyamid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Science, 2023,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9531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2/12/091b63bb24/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