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Edward H. Sargent院士,再发Nature Nanotechnology!

重磅!Edward H. Sargent院士,再发Nature Nanotechnology!
成果简介
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CO2)的电化学还原可以实现高的单次碳效率。然而,竞争性的析氢反应(HER)降低了电化学还原CO2的选择性,而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CO的形成及其随后的偶联对于形成多碳(C2+)产物都必不可少。这两种反应依赖于不同的催化剂性质,在单一催化剂中很难实现。基于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dward H. Sargent院士(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将CO2转化为C2+反应解耦为两个步骤,即CO2转化为CO和CO转化为C2+,通过部署两个不同的催化剂层串联操作来实现所需的转化。
第一种催化剂是原子分散的酞菁钴(CoPc),其以高选择性将CO2还原为CO。该工艺增加了局部CO的可用性,从而增强了在第二层催化剂上实现的C-C耦合步骤,第二层催化剂是具有Cu-离子界面的Cu纳米催化剂。优化后的串联电极在电流密度为800 mA cm-2下,在25 °C条件下达到61%的C2H4法拉第效率(FE)和82%的C2+ FE。在电流密度为800 mA cm-2和2 ml min-1的CO2流速下,系统的单次碳效率为90±3%,C2H4 FE为55±3%,总C2+ FE为76±2%。
研究背景
碱性和中性电解质抑制析氢反应(HER),促进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中的C-C耦合。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超过75%的输入CO2通过与羟基离子(OH)反应形成(双)碳酸盐而化学损失,是阴极局部高碱度的结果,降低了CO2的单次转换效率(SPCE),并施加了能量来恢复损失的CO2反应物。在CO2RR中使用酸性电解质可以通过减少(bi)碳酸盐的形成和CO2交叉来提高CO2的利用率,但在酸性介质中,HER在动力学上更容易与CO2RR竞争,导致CO2RR选择性较差。
图文导读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研究了CO2RR对Cu的反应能量学,注意到反应中间体(即CO)的表面浓度和吸附的H(H*,*表示表面部位)。作者发现Cu上更大的CO覆盖降低了H吸附的吉布斯自由能(ΔGH*),从而导致HER过电位的预测增加。Cu上CO覆盖率越大,C-C偶联反应的能垒越低。实验中,将输入气体从CO2转换为CO,发现C2H4和C2+的产量增加,H2的法拉第效率(FE)降低。作者采用了空间解耦策略,即串联方法,使用一种优化的催化剂,用于CO2到CO的第一次化学转化,以及一种不同的CO到C2+的第二种催化剂。
重磅!Edward H. Sargent院士,再发Nature Nanotechnology!
图1. 串联催化酸性CO2RR的空间解耦策略
作者将酞菁钴(CoPc)原子分散在空心碳(HC)载体上(CoPc@HC),其中单个CoPc分子锚定在载体上,并通过热解得到一个包覆在沸石咪唑酸骨架(ZIF-8)。CoPc@HC催化剂具有中空的形态,没有CoPc团聚。X射线吸收光谱显示,CoPc@HC的Co K边向更高的能量位置移动,同时白线峰强度增加,证明了强的催化剂-载体相互作用,以减少Co团聚。结果表明,CoPc与HC载体上的N种之间存在电子相互作用。CoPc@HC催化剂在300 mA cm-2时CO FE为94%,H2 FE低于3%。
重磅!Edward H. Sargent院士,再发Nature Nanotechnology!
图2. CoPc@HC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作者设计了一个串联电极,由C-C偶联催化剂组成,上面一层是CO2转化为CO催化剂。在溅射Cu(sCu)层的顶部添加CoPc@HC催化剂,构建了CoPc@HC/sCu串联电极。然后,在CoPc@HC和溅射的Cu之间引入了一个3D Cu-离聚体界面催化剂层,由涂有离子聚体的Cu NPs组成,构建了CoPc@HC/Cu串联电极。
在含0.5 M H3PO4、0.5 M KH2PO4和2.5 M KCl的缓冲酸性电解液中,优化后的CoPc@HC/Cu串联电极,将25 nm Cu NPs涂覆全氟磺酸(PFSA)离子,使C2H4的FE从30%提高到54%,C2+从36%提高到80%,同时总电流密度增加了四倍,达到800 mA cm-2。而没有串联结构的Cu电极对C2H4(27%)和C2+(41%)的FE值要低得多。
在相同条件下,两层串联电极可将SPCE从52%提高到87%,同时CoPc@HC/Cu串联电极在较低电位下显示出更高的C2H4和C2+电流密度。技术经济分析表明,C2H4生产的能量强度为300 GJ tonne-1,与之前在酸性系统中高效的CO2到C2H4的转化相比降低了50%。作者构建了CoPc@HC/(Cu+CoPc@HC)串联电极,在800 mA cm-2下具有61%的C2H4 FE和82%的C2+ FE。当以2 ml min-1 CO2流速优化单道碳利用率时,SPCE为90±3%;在800 mA cm-2时,C2H4 FE为55±3%,C2+ FE为76±2%。
重磅!Edward H. Sargent院士,再发Nature Nanotechnology!
图3. 酸性CO2RR性能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研究了CO2RR途径在被CoN4-C层覆盖的周期性Cu板上,结果表明CoN4-C/Cu模型将C-C耦合所需的反应能量降低了约0.11 eV,并改变了有利于*CCO氢化的反应途径,有利于C2H4的形成。综合DFT和实证结果表明,CoPc与Cu协同促进C-C耦合,还影响了C2H4的选择性。
通过原位拉曼光谱,作者研究了CO在Cu表面的吸附。Cu的拉曼光谱中在-1.2 V时出现的361 cm-1处的峰值归因于Cu-CO拉伸,表明CO2在Cu表面转化为CO。在CoPc/Cu串联电极的拉曼光谱中,361 cm-1处的峰值蓝移到389 cm-1,表明由于CoPc在吸附CO附近,CO在Cu位点上的结合更强。对照实验表明,Cu表面较高的CoPc覆盖率主要与532 cm-1处的Co-CO峰相关。当CoPc形成聚集体时,它不能有效地催化CO2转化为CO转化,只观察到365 cm-1处的Cu-CO峰。
重磅!Edward H. Sargent院士,再发Nature Nanotechnology!
图4. DFT计算和原位拉曼测量
文献信息
Efficient multicarbon formation in acidic CO2 reduction via tandem electrocatalysi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3, DOI: 10.1038/s41565-023-01543-8.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2/06/7f00b6e72c/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