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但雄心勃勃吗?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今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对此事件,Nature也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Nature: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但雄心勃勃吗?
▲专家欢迎该贸易计划,但质疑该计划是否能够完成帮助中国实现气候目标的任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已经启动了第一个国家排放交易计划。大约45个国家已经存在这样的碳定价机制,但上周开始交易的中国计划是世界上最大的。
它一直受到延误的困扰,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不够雄心勃勃,无法使中国实现其减排目标,包括2030年峰值排放的最后期限和2060年净零排放目标。
北京中国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家段洪波说:“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需要做更多工作,比如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
但段希望该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其他国家机制不同,中国正在使用排放强度(单位能源的排放量)而不是绝对排放来帮助减少其对气候的影响。他说:“在未来,我认为它可能会在遏制碳排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交易已经开始

中国于2013年开始试水,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启动了七个试点计划。提供金融市场数据的全球公司Refinitiv驻奥斯陆经济学家兼首席碳分析师Yan Qin表示,有报道称,一些公司伪造排放数据,推动了国家稳健监测和报告计划更加关注。

Nature: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但雄心勃勃吗?
中国围绕该计划的规则和条例于2月生效,但在线交易直到7月16日才开始。
中国的计划基于上限和交易模式,其中排放者,最初只是燃煤和天然气能源厂,获得一定数量的排放配额,最高限额或上限,如果限额仍低于或超过上限,则进行交易或购买限额。目的是在未来几年将该计划扩展到建筑、石油和化工等行业。
中国的计划不同于在欧盟、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运作的计划,在于中国选择专注于降低排放强度,而不是绝对排放。
激励效率

电力公司被激励降低排放强度,这意味着在减少排放或保持相同水平的同时,产生相同或更大的能源。这意味着,只要公司减少单位能源产出的排放量,绝对排放量仍然可以随着能源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澳大利亚墨尔本碳市场研究所总经理布拉德·克林说,公司最初的排放上限与其当前能源输出和当前运营的排放强度有关,其依据是其使用的煤炭类型和设备等因素。
克林说,这有助于当局“看看他们最初提供多少限额,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制。”每年,上限都会重新计算和降低,这通过要求公司减少他们生产的能源产生的排放量来提高效率。
Nature: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但雄心勃勃吗?
“这是排放交易计划的核心:它为更高效或碳密集度更低的能源发电提供了激励,”Yan Qin说,电力公司可以升级设备和设施以提高效率,并交易他们节省的排放配额,或以其他方式购买配额以弥补过剩的排放。
Yan Qin说,中国的问题在于,预计其经济每年将增长4-5%,这意味着电力消耗和排放大幅增加。
中国科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驻北京经济学家莫建磊表示,强度目标允许“未来经济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仍然可以“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碳排放”。
走得不够远

然而,研究人员担心,初始限额过于慷慨,这些限额的价格太低,以及对不遵守的处罚不够严厉,不足以起到威慑作用。

Yan Qin补充说:“目前的设计,这个基于强度的目标,允许排放增加,这不是很有帮助。”她表示,相对温和的开放可能是对发电商和化石燃料行业的让步。“你需要让热能生产商加入,但几年后,该计划必须收紧。”
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环境经济学家兼气候和能源政策中心主任弗兰克·乔佐表示,这是中国排放交易计划已经开始的积极迹象。他说,它不太可能对当前形式的排放产生太大影响,“然而,它建立了未来可用于有效和相当高效地减少中国电力部门的排放的基础设施。”
Qin说,中国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确保排放报告和监测的完整性。为了解决试点计划下出现的问题,国家机制对报告排放的公司制定了更严格的标准,这要求它们提供详细的技术信息,例如关于煤炭类型和消费的数据。
中国还依赖独立机构来验证数据——类似于欧盟的计划,运营商提交年度排放报告,然后由认证的核查人员独立确认。中国还鼓励其公民和媒体对此进行监管,并举报违规行为。
2019年,中国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7%,超过100亿吨二氧化碳。然而,其人均排放量,人均约6.8吨二氧化碳,不到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内的国家的一半。(完)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很早就表示,温室气体减排不能背弃公平正义,发达国家今天享受的高福利、高标准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高速工业化过程实现的。而这些工业化的过程,导致了现在的全球温度升高。
所以这里不得不提到“人均累计排放”这个概念,请看下面两个图:
Nature: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但雄心勃勃吗?
Nature: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但雄心勃勃吗?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是逐年累积的,这张从1900年算起的人均累计排放对比图显示,全球平均水平是209吨/人,我国才157吨/人,美国是1218吨/人,欧洲的法国、英国这些国家都比我国多得多。所以计算人均累计碳排放,我国远远低于全球平均,这个结论大家一定要记住。
正如丁仲礼院士所说,谈碳排放权不谈历史和人均,就是“耍流氓”。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2/26f0866b9b/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