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基于高压正极的锂金属电池由于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但不可控的枝晶生长一直困扰着锂负极的应用。为此,近年来,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氟化醚溶剂以从电解液设计的角度来缓解锂负极的问题,研究显示,这些氟化醚基电解液不仅对锂稳定、具有高氧化稳定性,而且易于大规模合成,因此有望推动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

研究成果

近日,弗里堡大学Ali Coskun、首尔大学Jang Wook Choi等又报道了一种新型氟化溶剂 2,2-二甲氧基-4-(三氟甲基)-1,3-二氧戊环(DTDL),它将环状氟化醚链段与线性醚链段相结合,以同时实现高电压稳定性,并调节锂离子溶剂化能力和结构。结果,所得1 M LiFSI-DTDL电解液具有高达5.5 V的高氧化稳定性和0.75的大锂离子迁移数,并使Li|Cu半电池在500次循环中实现了99.2%的高平均库仑效率(CE)。此外,采用2 M LiFSI-DTDL电解液的20 μm-Li||LiNi0.8Co0.1Mn0.1O2 全电池在0.5 C下循环200次后仍保持84%的初始容量。相关成果以题为“Fluorinated ether electrolyte with controlled solvation structure for high 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锂金属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困扰着锂金属电池(LMBs)的应用。锂金属和电解液之间不可控制的副反应会导致易碎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形成和循环过程中SEI层的机械失效。这种现象进一步会造成电解液和锂的不断消耗,并伴随着锂枝晶的生长和“死”锂的形成,从而导致差循环寿命。
在采用锂金属负极(LMAs)的情况下,低浓度碳酸酯电解液(即1 M盐)通常会发生严重的副反应。相反,醚类电解液倾向于形成较大且扁平的锂晶粒,这会减少LMA与电解液的接触表面并表现出较高的CE。然而,1,2-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等醚类在高电压范围内不稳定(即 > 4V vs. Li+/Li),因为它们在典型的1 M盐浓度下氧化稳定性较差,这自然限制了它们在高压LMBs中的应用。
最近,具有特殊盐包溶剂结构的高浓度电解液(HCEs)表现出与高压正极和LMA负极较好的相容性。原因在于溶剂分子与Li+的配位改变了溶剂化结构,其中溶剂化鞘层由阴离子主导,此外,溶剂分子通过配位降低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HOMO-LUMO)能量导致阴离子在低电位下的预先分解,这有助于形成阴离子衍生的无机SEI层。进一步引入氢氟醚(HFE)作为惰性稀释剂的局域高浓度电解液(LHCEs)同样具有高的阳极稳定性,并且可在低盐浓度下保持与HCEs类似的溶剂化结构。
但关于氟化醚作为溶剂并有效溶剂化Li+的报道非常鲜见。因此,必须设计高压氟化醚,以有效地将HFE的高氧化还原稳定性与醚类电解液的Li+溶剂化能力以及良好的离子电导率相结合,同时在正常盐浓度下保持溶剂在盐中的溶剂化簇。在这个方向上,一种直接的方法是共价连接氟化链段和醚链段,以便将电解液的所有理想特性结合在单个分子中。这些官能团的空间排列以及Li+结合位点的可用性是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溶剂化能力和氧化还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氟化醚溶剂,即2,2-二甲氧基-4-(三氟甲基)-1,3-二氧戊环(DTDL),它包含环状氟化链段和线性醚链段从分子设计的角度来看,作者引入了吸电子官能团-CF3,以提高醚的氧化稳定性。进一步为保持Li+溶剂化能力,又对-CF3的空间排列进行了调整,以避免氟化碳原子直接连接到-O-原子上,如三(2,2,2-三氟乙基)原甲酸酯(TFEO)、双(2,2,2-三氟乙基)醚(BTFE)和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TTE)等氟化醚。
因此,原碳酸四甲酯核心被整合,以在一个简单的一锅反应中结合环状氟化链段和线性醚链段,形成高度预组织的结合位点,从而获得对Li+具有可控的溶剂化能力以增加离子对,同时实现高氧化稳定性。
结果,在仅添加1 M的LiFSI盐后,在基于DTDL的电解液中就观察到接触离子对(CIP)和聚集体(AGG)簇的形成,这与之前的报道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浓度的Li+配位FSI阴离子聚集体的形成非常显著,而这种现象通常会在HCEs和LHCEs中获得。
因此,所获得的溶剂化结构允许将电解液的氧化稳定性提高到5.5 V vs. Li/Li+,并获得FSI衍生的无机SEI层和0.75的高锂离子迁移数。基于这些特殊特性,具有1 M LiFSI-DTDL的Li|Cu半电池在500次循环中表现出 99.2%的高平均CE。此外,采用2 M LiFSI-DTDL电解液的有限过量的Li|NCM811全电池在0.5 C下在200次循环后实现了84%的容量保持率,从而展示了这种新型电解液的应用潜力。

图文介绍

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图1 分子结构和电化学表征
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图2 Li|Cu半电池中铜箔上的锂沉积形态
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图3 Li|Cu半电池的循环性能和SEI成分
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图4 Li|NCM811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SEI成分
继崔屹团队多项氟化电解液成果后,Nature子刊再报道新型氟化电解液!
图5 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分析
Fluorinated ether electrolyte with controlled solvation structure for high 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DOI: 10.1038/s41467-022-29199-3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4/d0ed080009/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