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黄佳琦AM:设计和揭秘面向高度可逆电池的锂金属界面

北理工黄佳琦AM:设计和揭秘面向高度可逆电池的锂金属界面
可逆锂(Li)电镀/剥离对于构建基于锂金属化学的实用高能量密度电池至关重要,不幸的是,这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北理工黄佳琦AM:设计和揭秘面向高度可逆电池的锂金属界面
在此,北京理工大学黄佳琦教授等人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例,通过仔细设计界面来获得高度可逆的锂金属负极。
作者在高度相容的低极性溶剂2-甲基四氢呋喃中,通过合理调节Li+−阴离子配位结构,在相当苛刻的条件下,由成核调制过程辅助的镀锂/剥离提供了非常高的平均库仑效率(在1.0 mA cm-2、3.0 mAh cm-2和3.0 mA cm-2、3.0 mAh cm-2下,分别为99.7%和99.5%)。

北理工黄佳琦AM:设计和揭秘面向高度可逆电池的锂金属界面

图1. 调节初始锂成核/生长和SEI形成的成核调制
这种极其可逆的循环在根本上与在定制条件下的扁平化的Li沉积和最小化的SEI界面的生成/重构相关,这显著地抑制了连续循环中的死锂(每个循环0.0120 mAh)和SEI-Li+(每个循环0.0191 mAh)的生长速率。
因此,得益于高效的锂电镀/剥离方式,组装的无锂金属负极 Cu|LiFePO4 (LFP) 纽扣电池和软包电池在150次循环后仍分别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43.8%和41.6% 的容量保持率。这项工作为高效锂负极的目标界面设计提供了指导,旨在为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北理工黄佳琦AM:设计和揭秘面向高度可逆电池的锂金属界面

图2. Li|LFP和Cu|LFP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Designing and Demystifying the Lithium Metal Interface toward Highly Reversible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dma.202105962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4/2a03913a12/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