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理EnSM:无碳酸亚乙酯电解质的固态界面设计用于高性能电池 2024年2月28日 上午10:33 • 头条, 干货, 顶刊 • 阅读 32 碳酸乙烯酯(EC)在当前电池电解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EC与电极发生放热反应,引发热失控,并在高电压下发生连续氧化分解,阻碍了其在下一代电池中的应用。 在此,清华大学欧阳明高,冯旭宁;北京理工大学吴宇等人报告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即设计具有重塑阴离子主导溶剂化结构的环丁砜(SL)基电解质,形成高度稳定的无机主导电极-电解质界面,有效稳定富镍正极和石墨负极。 与传统电解液相比,实用的SL基电解液将LiNi0.8Co0.1Mn0.1O2|石墨软包电池自生热起始T1和热失控触发T2分别显着提高了9.6和42.0°C。此外,采用 SL 电解质的软包电池在充电至 4.5 V 且1000 次循环后表现出 88% 的出色容量保持率。 图1. 电池性能 总之,该工作开发了基于SL的电解质,以构建兼具实用性、高安全性、高压和长循环能力的软包NCM811|Gr 电池。与传统电解液相比,采用1.2M-LiFSI-SL/HFE的NCM811|Gr电池可将自生热T1提高9.6℃,将TR触发T2提高42.0℃,并将TR最高T3降低55.6℃。 此外,采用 1.2M-LiFSI-SL/HFE 的软包电池在充电至 4.5 V、 1000 次循环后表现出 88% 的出色容量保持率,并且初始放电容量增加至 1038.3 mAh。SL 溶剂取代 EC 溶剂以及构建稳定的阴离子衍生的富含无机物的SEI,可显着保护电极免受副反应的影响。因此,该项工作为解锁先进的电解质候选物以构建下一代实用的更安全的高能锂离子电池带来了新的见解。 图2. 界面结构表征 Solid-state interphases design for high-safety, high-voltage and long-cyclability practical batteries via ethylene carbonate-free electrolyt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3 DOI: 10.1016/j.ensm.2023.103165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2/28/15ec44b828/ 电池未来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武培怡/焦玉聪Adv. Sci.: 凝胶电解质构建(002)沉积晶面稳定锌负极 2023年10月15日 Arumugam Manthiram最新EES: 揭示可充电电池中硫属元素原位取代多硫化物的影响 2023年10月26日 北京理工大学,重磅Science! 2022年11月19日 姚亚刚/李秋龙/巩文斌EnSM: 独立分层纳米线阵列核壳异质结构实现超高能量密度柔性水系可充电Ni//Bi电池 2023年10月26日 电池顶刊集锦:明军、刘天西、杨剑、马建民、许运华、王立民、刘栋、姜忠义、王景涛等成果! 2023年10月13日 武大曹余良Angew:芳酮作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的温和预钠化试剂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