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哲南高徒Jihye Park JACS: 2D导电MOF新进展

研究背景

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 (2D EC-MOF) 是一类新兴的多孔电子材料,它继承了传统 MOF 的大部分优点,例如孔隙率和可调化学功能,且由于共轭扩展而显示出优良导电性。这种在多孔结构内传输电子的特性使得2D EC-MOF具有众多应用场景,包括电荷存储材料、电催化剂和化学电阻传感器。然而,二维 EC-MOF 的配体仅限于六取代苯或六取代苯并苯,它们通过呈方形平面配位几何的过渡金属离子连接。因此,这类导电MOF通常有以下缺点:(i) 有限的表面积和 (ii) 缺乏可官能化的基团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作者提出一种新的 EC-MOF,由 2,3,8,9,14,15-六羟基三苯环炔 (HHTC) 作为配体和 Cu(II) 作为金属节点。HHTC 配体有一个完全共轭的、刚性形状的大环核心,并带有六个羟基。拓扑上,HHTC 类似于 2,3,6,7,10,11-六羟基苯并苯 (HHTP),一种具有相同 3 重对称性的配体,但由于 HHTC 的尺寸更大和固有炔烃“口袋”的存在而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因此,由于独特的大环配体赋予HHTC MOF框架更大的六边形孔和可功能化的炔烃模块,丰富MOF的功能度炔烃部分可通过后金属化赋予进一步的功能。例如,后金属化第一副族过渡金属Ni和Co可分别用于电化学CO检测和CO2还原。另外,精确控制粒径可以调整MOF的特性,例如表面积、吸附/解吸动力学和扩散速率。虽然一些研究通过调节成核和晶体生长阶段证明传统 MOF 的尺寸可调性,但是由于 MOF 形成的快速动力学,控制成核和生长在 EC-MOF 领域鲜有探索。

成果简介

基于此,科罗拉多大学Jihye Park报道通过使用大环配体(2,3,8,9,14,15-六羟基三苯环炔 (HHTC))合成可功能化的EC-MOF Cu3(HHTC)2,简写为 Cu-HHTCCu-HHTC的电导率高达 3.02 × 10-3 S/cm,表面积高达 1196 m2/g,明显优于当前报道的2D EC-MOF(比表面通常介于306−540 m2/g)。通过调节合成参数获得不同的晶体尺寸,进一步研究晶体尺寸对表面积和电导率的影响。此外,成功地后金属化Co和Ni进一步丰富2D EC-MOF的应用潜力。

图文解析

鲍哲南高徒Jihye Park JACS: 2D导电MOF新进展

图1. HHTP 和 HHTC 大环配体的结构和静电势图

相比HHTP,HHTC拥有更大的尺寸(9.3 Å vs. 7.1 Å),因此Cu-HHTC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通过静电势分析,HHTC内在的炔烃“口袋”部分的富含电子的 p 轨道可提供结合亲和力,有利于承载过渡金属Ni和Co等。

鲍哲南高徒Jihye Park JACS: 2D导电MOF新进展

图2. Cu-HHTC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1). 通过溶剂热法促使硝酸铜 (II) 与 HHTC 配体反应合成Cu-HHTC。筛选各种合成参数,包括碱、温度、反应时间、化学计量和溶剂组成,以找到合成Cu-HHTC 的最佳条件。PXRD图表明,无碱条件合成的骨架比有碱参与的反应具有更高的结晶度;30−50 °C有利于结晶度;反应时间延长到8 h内,结晶度处于增加状态;最优的金属到配体比例为2:1;1:1 (v/v) H2O:DMF的混合溶剂系统能显著改善结晶性;

2). 基于PXRD 的 Pawley 拟合得出2θ = 3.85° 处的峰归属于23 Å 的 d100,匹配AA 平滑平行堆叠的六边形孔;Cu-HHTC 的 FT-IR光谱显示存在于 HHTC配体的外环儿茶酚基团的位于3521 cm-1的 O-H 伸缩振动消失,证实成功地与Cu(II)完成配位HHTC配体和 Cu-HHTC 光谱均在 2120 cm-1 处显示C≡C 伸缩振动吸收峰;

3). Cu-HHTC的BET比表面积高达1133 m2/g;非局部密度泛函理论 (NL-DFT) 计算的孔径分布显示主要孔径为 19 Å,进一步验证平滑的 AA 堆叠模式;Cu-HHTC 的SEM和TEM图片显示平均尺寸为 256 nm 的棒状晶体;HR-TEM显示孔径为 22 Å,呈蜂窝状排列。

鲍哲南高徒Jihye Park JACS: 2D导电MOF新进展

图3. Cu-HHTC的电子结构表征

Cu-HHTC 的 UV-vis-NIR 光谱的位于1000 nm 处的吸收并延伸到近红外 (NIR) 区域。而该吸收带未出现在 HHTC配体中,表明金属节点和 HHTC之间存在强 d-π 共轭;Tauc 图确定Cu-HHTC光学带隙为 0.78 eV;Cu-HHTC 的电导率为 1.97 × 10-3 S/cm,活化能为0.26 eV,表明Cu-HHTC的半导体行为。

鲍哲南高徒Jihye Park JACS: 2D导电MOF新进展

图4. Cu-HHTC颗粒尺寸可调性研究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从30到60℃),Cu-HHTC的长度和宽度的平均粒径增加同时保持颗粒的结晶度;导电性分析表明平均尺寸为1250nm2小的粒径表现出 3.32 × 10-4 S/cm 的较低电导率,而 19900 nm2 的较大颗粒表现出 3.02 × 10-3 S/cm 的高电导率;然而,尺寸降低导致材料的BET比表面积显著增加。

鲍哲南高徒Jihye Park JACS: 2D导电MOF新进展

图5. Cu-HHTC的后合成金属化研究

1). 在异丙醇溶剂和室温条件下,搅拌Cu-HHTC和金属盐(摩尔比为1:4)可获得金属化的Cu-HHTC。理论计算表明Ni 位于炔烃 “口袋”平面内,而Co夹在两个“口袋”平面间位置;实验和模拟发现,金属化后出现位于~7的衍射峰,对应于d110 (13.3 Å);

2). FT-IR 显示位于~2120 cm-1的 C≡C 伸缩振动减弱,在 ~1900 cm-1 处吸收增强。这种转变是由于 C≡C 对嵌入离子的供电子性质,表明炔烃部分对金属离子的亲和力;EDS 元素mapping表明均匀分布的金属物种;对于 Ni 和 Co 金属化 MOF,金属化样品的 BET 表面积较低,分别为 796 m2/g 和 753 m2/g;并且孔径分布图显示比原始 MOF 孔径更小的孔

3). UV-vis-NIR 吸收光谱显示在 NIR 区域有一个红移峰,这意味着嵌入的金属物质与 MOF 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原始 MOF 相比,金属化材料的循环伏安图(CV)显示一个额外的还原峰,源于新嵌入离子的电化学还原;电化学阻抗谱 (EIS) 数据表示金属化后MOF的电阻减小,电导率增加到4.51 × 10-3 S/cm and 3.57 × 10-3 S/cm

小结

基于形状稳定的的共轭大环配体 HHTC, 与Cu(II) 金属节点连接合成新的EC-MOF,Cu-HHTC。该MOF的电导率为 3.02 × 10-3 S/cm,表面积高达 1196 m2/g;进一步探索材料粒径额温度依赖性以及对电导率和比表面的影响;利用HHTC配体中的炔基来承载异金属物质(Ni和Co),赋予MOF框架额外的官能度。

文献信息

Hoai T. B. Pham, Ji Yong Choi. et al. Imparting Functionality and Enhanced Surface Area to a 2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OF via Macrocyclic Linker. J. Am. Chem. Soc. 2022.

https://doi.org/10.1021/jacs.2c03793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2/08/04758c1b93/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