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研究背景
氮氧化物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酸雨、烟雾和光化学烟雾。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因其相对成熟、高效的技术,已成为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流技术。催化剂设计是NH3-SCR反应更为高效的重要举措。因此,寻找新型、高效、环保的低温NH3-SCR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证明了Fe3O4(111)表面对NH3-SCR反应的催化作用,但仍缺乏系统的原子水平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谢峻林和方德等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NH3、NOx和O2与Fe3O4(111)表面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NH3-SCR反应中小分子在Fe3O4(111)表面上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包的CASTEP模块对其催化性能及电子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计算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的PBE泛函计算电子交换相关性,为了避免层间的相互作用,将Z方向的真空空间设置为15 Å。截断能设置为400 eV,将能量、最大力和最大位移的收敛公差分别设为1× 10-5 eV/atom、0.03 eV·Å-1和0.001 Å。
结果与讨论
Fe3O4(111)表面是自然生长的主要晶面,其催化活性高于其他表面。根据终端表面原子类型的不同,沿Fe3O4(111)方向有两种主要的表面类型,可以表示为Fetet 端面和Feoct -tet端面。如图1所示,Fetet表面由四面体Fe位点(Fetet)、孤立O位点(Oiso)、非孤立O位点(Onon-iso)和中空位点(Ohollow)组成。Feoct-tet端面包括最外八面体Fe位点(Feoct)、次外Fetet和Oiso。对于这两种表面模型,最上面的三层原子被允许松弛,而其他原子层被固定,以确保它们的表面性质可以更准确地模拟。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1. Fe3O4(111)的Fetet端面和Feoct-tet端面结构图
图2 (a)和(b)显示了氨吸附在表面的优化平衡构型。氨位于Fetet的上方。可以看出,当氨接近Fetet的顶部时,吸附能为-1.48 eV,是一种稳定的化学吸附能。此时,氨的N原子与Fetet之间形成了一个化学键,N-Fe键长为2.109 Å。Mulliken电荷可以解释分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转移。电荷表示分子中每个原子以不同构型所拥有的电荷量,而电子的变化表示分子总电荷的增益或损失。可以观察到,在构型(a)中,一小部分电子(0.04 e)从氨转移到催化剂端面,这说明氨和Fetet之间存在电子相互作用。
Ohollow与H原子之间存在三方弱相互作用,使NH3以平衡构型(b)所示的形式吸附在表面,吸附能为-0.12 eV。它接近物理吸附,表明平衡构型不太稳定。然而,在三个Oiso的影响下,所有的N-H键长都被拉长。与其他平衡构型相比,NH3可以从表面获得更多的电子(-0.10 e),两者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更强,但这种平衡构型的吸附效果最差。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2. Fe3O4(111)的Fetet -端面吸附NH3的构型
图3 (A)-(C)显示了氨吸附在Feoct-tet端接表面的平衡构型。图3 (A)和(B)中氨垂直吸附在Feoct和Fetet上的吸附能分别为−0.70 eV和−0.27 eV,而氨中的键长和键角只有极小的变化。这表明,当氨垂直吸附在氨端端表面时,它们之间只有微弱的相互作用。此外,N-Fe键长分别为2.125 Å和2.214 Å。这可能是由于亚外层吸附位点的空间位阻大于最外层,导致吸附能更小,N-Fe键长越长。这是最有利的吸附方法,即在氨、Feoct和Oiso之间生成N-Fe化学键和O-H氢键。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3. Fe3O4(111)的Feoct-tet端面吸附NH3的结构
在Fetet和Feoct-tet表面吸附NH3前后,相关原子或分子最稳定构型的PDOS如图4所示。这些结果表明,两种表面都对NH3在吸附位点上有稳定作用。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两个表面吸附位点的PDOS,可以更深入地了解NH3与表面的相互作用。这些共振峰表明NH3的N原子与Fetet(或Feoct)之间形成了N- Fe键。共振峰的形状、数量和强度表明,NH3在Fetet端部表面更为稳定。N 2p和Fe 3d原子轨道的PDOS峰的大量重叠,揭示了N – Fe键存在杂化。此外,NH3非成键轨道的峰强度减弱,峰形状变宽,证明主要是NH3孤对电子与表面有强相互作用。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4. 吸附NH3的态密度变化
随后研究NO在Fe3O4(111)的Fetet端面和Feoct-tet端面的吸附位置。Fetet端面吸附时,NO在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在0.20 eV到1.32 eV之间,说明在Fetet端部表面既存在物理吸附又存在化学吸附。当NO吸附在表面的Ohollo上时,吸附能均为-0.20 eV,为强物理吸附。图5中NO以N原子为头吸附在Fetet上的平衡构型(a)是最稳定的。其吸附能最高,为-1.32 eV。有0.25 e的电子从表面转移到NO。对于Feoct-tet端面,N原子对Feoct和Fetet)的吸附能分别为-2.23 eV和-0.16 eV。NO与吸附位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757 Å和1.798 Å。相反,对于图6中的平衡构型(C)和(D),当NO以O原子为头在Feoct和Fetet上时,吸附能分别只有-0.39 eV和-0.05 eV,相对较低。在上述四种平衡构型中,无论哪种形式的NO靠近Feoct-tet端表面,Feoct上的吸附能都大于Fetet上的吸附能,这主要是空间位阻效应造成的。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5. Fe3O4(111)的Fetet 端面吸附NO的构型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6. Fe3O4(111)的Feoct-tet端面吸附NO的结构
对于最佳平衡构型的PDOS进行分析,见图7。与吸附前相比,主要贡献的分子轨道对应的峰值位置在能量较高的方向上略有偏移。这些结果都表明NO在Fetet上被激活,其能量也有所增加。对比图7 (B)和(C),可以发现8个主共振峰。此外,主要受Fetet的3d和4p原子轨道的影响,费米能级附近的NO π*反键轨道和费米能级以上的分子轨道的能量被拉高并完全分散在Fetet原子轨道中,这证明Fetet对NO的稳定作用。NO被Feoct端面激活,同时也受到该位点相对较强的稳定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Feoct很好地平衡了两者的作用,使吸附能更高。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7. 吸附NO的态密度变化
随后研究O2在其表面的吸附平衡构型。如图8 (a)-(d)所示,Fetet端部表面的四个不同位置对O2的吸附。结构优化后,Oiso、Onon-iso和Ohollow均能吸附O2,吸附能约为-1.20 eV。O2在Fetet上形成O-Fe化学键,进一步加强了吸附效果,提高吸附能。平衡构型(a)中的O2受表面feet的影响,通过吸附位点从表面获得0.18 e电子,O2的O-O键长被拉长,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他三种平衡构型几乎没有变化,说明Fetet端部表面可能存在许多表面吸附氧。
对于Feoct-tet端部表面,分别研究了O2接近Feoct、Fetet和Oiso时的构型。O2水平吸附在Fetet上,两个O原子同时与Fetet结合,形成三角形吸附氧结构,吸附能最高(-2.54 eV)。Mulliken电荷表明,分别有0.32 e和0.33 e电子从表面转移到两个O原子上,O2共获得0.65 e电子。O2与Feoct相互作用强烈,形成两个O-Fe化学键,键长分别为2.014 Å和2.020 Å。O-O键长被拉长至1.381 Å,表明O2被激活。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8. Fe3O4(111)的Fetet 端面吸附O2的构型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9. Fe3O4(111)的Feoct-tet端面吸附O2的结构
吸附氧气前后端PDOS见图10。O2的价层电子数比NO多1个,分子轨道有一定相似性。DOS图中−25.91 eV和−13.86 eV的峰值可归因于O2的σ 2s和σ*2s轨道。当O2吸附在Fetet上时,O2所有已占轨道对应的峰都发生了分裂,能量略有降低。结果表明,该位点对O2既有稳定作用,又有活化作用。对于Feoct表面,也可以看到,所有已占轨道对应的峰都被分裂,这表明O2的分子轨道被轻微破坏。而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分别朝着能量增加和能量减少的方向运动,趋向于O原子本身的原子轨道能量,这表明O2进一步被激活。对比发现,Feoct端部表面上稳定的三角吸附氧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10. 吸附O2的态密度变化
NH3– SCR反应中NH3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上形成-NH2的脱氢过程称为NH3活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反应,使用CASTEP中的LST/QST算法在Fe3O4(111)表面上搜索NH3氧化脱氢的过渡态(TS),结果如图11所示。NH3首先吸附在Fe3O4(111)表面,获得最稳定的构型,分别释放1.48 eV和1.19 eV的能量。在Fetet表面,在最靠近吸附位点的晶格氧的影响下,NH3发生氧化脱氢反应。其中一个氢与晶格中的氧结合在表面形成羟基,然后自身转化为-NH2。该反应的能垒较高(1.49 eV),与吸附能相当。可能的原因是NH3在Fetet表面的稳定吸附构型是垂直的,晶格氧对远处NH3 中H的影响有限。
相反,对于Feoct-tet端部表面,由于稳定的水平吸附构型,NH3的氢与最近的晶格氧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使N-H键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和激活。NH3氧化脱氢反应能垒(0.79 eV)降低。NH3氧化脱氢的整个反应过程是吸热的,但反应热足以被吸附时释放的能量所覆盖,说明在Fe3O4(111)表面发生的基元反应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计算论文精读】Appl. Surf. Sci.:DFT研究小分子在表面的吸附和活化规律
图11. NH3活化步骤的过渡态结果
结论与展望
本文探讨了Fe3O4(111)两个暴露表面上NH3、NO和O2分子的吸附规律,由于水平吸附构型,NH3明显受到最近晶格氧的影响,这使得氧化脱氢反应更容易发生。这为在原子水平上理解其表面上的NH3– SCR反应提供依据。
文献信息
Hou, S., Fang, D., Jin, Q., Ye, Y., Li, Q., He, F., & Xie, J. (2022). First principle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s of NH3, NOx and O2 with Fe3O4 (1 1 1) surface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605, 154645.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22.154645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2/08/5c2a1a72cb/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