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滨、刘洪阳、马丁Nature子刊:单原子pK完全暴露原子团簇!

​孙宏滨、刘洪阳、马丁Nature子刊:单原子pK完全暴露原子团簇!

成果介绍

东北大学孙宏滨、中科院金属所刘洪阳、北京大学马丁等人以富缺陷纳米金刚石-石墨烯(ND@G)杂化体作为载体,制备了两种不同的Pd原子分散形式的催化剂:单原子Pd催化剂(Pd1/ND@G)和全暴露Pd团簇催化剂(Pdn/ND@G)。有趣的是,两种催化剂在腈的催化转移氢化反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Pd1/ND@G催化剂优先生成仲胺(TOF达到709 h-1@333 K,选择性大于98%),而Pdn/ND@G催化剂对伯胺具有较高的选择性(TOF达到543 h-1@313 K,选择性大于98%)。

详细的表征以及DFT计算共同表明,原子分散Pd催化剂的结构主导了H2的吸附解离模式,也控制了benzylideneimine (BI)中间体的加氢路径,导致Pd1/ND@G和Pdn/ND@G的产物选择性不同。相关工作以《Tuning the selectivity of catalytic nitriles hydrogenation by structure regulation in atomically dispersed Pd catalysts》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

图文介绍

​孙宏滨、刘洪阳、马丁Nature子刊:单原子pK完全暴露原子团簇!

图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原子分散的Pd1/ND@G和Pdn/ND@G催化剂。两种样品除Pd物种载量不同外,其物理化学结构无明显差异。对于Pd1/ND@G(图1a、b),所有单原子Pd均匀分布在载体上。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Pd1/ND@G催化剂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少量相互接近的Pd原子。而在Pdn/ND@G(图1c、d)中,Pd物种主要以完全暴露Pd团簇形式存在。显然,这两种催化剂的Pd都是以原子分散的形式分布在ND@G载体上。
从XANES结果中,可以进一步研究Pd1/ND@G和Pdn/ND@G的局部Pd价态。值得注意的是,Pdn/ND@G和Pd1/ND@G的Pd价态介于PdO和Pd箔的价态之间(图1e),表明完全暴露的Pd团簇和单原子Pd都带有部分的正电荷。而且,Pd1/ND@G中的Pd的价态高于Pdn/ND@G。根据EXAFS谱图(图1f),Pd1/ND@G仅在1.5 Å附近出现一个主峰,对应Pd-C/O的第一壳层配位,表明Pd1/ND@G中形成了孤立的Pd原子位点。对于Pdn/ND@G,还在约2.4 Å处出现一个峰,对应Pd-Pd的第一壳层配位,表明Pd团簇的形成。
​孙宏滨、刘洪阳、马丁Nature子刊:单原子pK完全暴露原子团簇!
图2. Pd1/ND@G和Pdn/ND@G催化剂在苯腈转移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随后,作者评估了Pd1/ND@G和Pdn/ND@G催化剂在苯腈(BN)的催化转移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如图2a所示,BN的转移氢化反应的产物有多种。通过ND@G催化剂的对照实验,证明了催化剂中Pd物种是催化活性起源(图2e)。根据图2b、c,Pd1/ND@G和Pdn/ND@G催化剂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
在优化条件下,Pd1/ND@G催化剂的BN转化率在8 h后接近100%,生成DBA的选择性高达98%。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DBA的产率略有下降,表明有少量DBA转化为BA。对于Pdn/ND@G, BN可在0.5 h内完全被转化、消耗,所获得的BA 的产率大于98%。当反应时间进一步增加到120 min时,BA没有发生转化,说明在Pd团簇完全暴露的条件下,BA是最稳定的产物。此外,虽然商业Pd/C催化剂也表现出较高的BA选择性,但与具有完全暴露团簇的Pdn/ND@G催化剂相比,催化剂的活性要差很多。
结果表明,在原子分散的Pd1/ND@G和Pdn/ND@G催化剂上,BN的转移氢化反应有较大的差异。BN在单原子Pd催化剂上对仲胺DBA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而完全暴露的Pd团簇可以选择性地将BN转化为伯胺BA。
​孙宏滨、刘洪阳、马丁Nature子刊:单原子pK完全暴露原子团簇!
图3. 底物范围以及催化转化率、选择性
在Pd1/ND@G和Pdn/ND@G催化剂上,将反应底物扩展到其他的腈类。如图3所示,Pd1/ND@G和Pdn/ND@G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本文以苯乙腈为代表,分别讨论了其在Pd1/ND@G和Pdn/ND@G催化剂上的催化加氢反应。所得相应的伯胺或第二胺,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这种选择性调控策略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底物范围,两种催化剂对许多官能团都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孙宏滨、刘洪阳、马丁Nature子刊:单原子pK完全暴露原子团簇!
图4. 在Pd1/ND@G和Pdn/ND@G上对苯腈一步加氢制苄胺的机理进行研究
通过DFT计算进一步了解BN加氢反应中Pd1/ND@G和Pdn/ND@G催化剂的选择性调控和总反应路径。通过EXAFS分析,作者构建了单原子Pd锚定在石墨烯(Pd1-Gr)、三原子Pd团簇锚定在石墨烯(Pd3-Gr),分别代表Pd1/ND@G和Pdn/ND@G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
计算结果表明,对于Pd1-Gr,由于第二个H2的吸附解离过程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要困难得多,导致第二个H2难以被活化,BI表面中间体在Pd1-Gr上的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BI表面中间体与BA发生缩合反应,生成DBI中间体。然后,DBI在Pd1-Gr上进行加氢过程生成产品DBA。而对于Pd3-Gr,可以看出,第二个H2的吸附解离较容易发生,且放热为0.44 eV,加速了BI中间体的加氢反应,缩短了BI表面中间体的停留时间。

文献信息

Tuning the selectivity of catalytic nitriles hydrogenation by structure regulation in atomically dispersed Pd catalysts,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542-y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0/e306d16351/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