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假期间的稿件评审那么慢?

作者:马军

出处:中国科学报

基础研究成果展现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在国际期刊特别是行业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而几乎所有规范期刊都要求稿件必须经过同行评审,只有那些反复经过同行评审和作者答复的稿件才有可能最终发表。

为什么寒假期间的稿件评审那么慢?

实际上,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周期性,即使稿件完成了,同行评审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已经完成了学术积累的研究人员,基本上能初步准确评估稿件质量并准确选择目标期刊或者偏好的期刊,评审周期一般比较短,在准确答复审稿人后总能被快速录用。但对于多数研究人员来说,稿件评审和修改答复过程比较困难,因为稿件质量或者编辑难以找到足够的可靠审稿人,导致稿件评审周期太长或者评审意见难以答复。

为什么寒假期间的稿件评审那么慢?

基础研究成果展现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在国际期刊特别是行业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而几乎所有规范期刊都要求稿件必须经过同行评审,只有那些反复经过同行评审和作者答复的稿件才有可能最终发表。实际上,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周期性,即使稿件完成了,同行评审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已经完成了学术积累的研究人员,基本上能初步准确评估稿件质量并准确选择目标期刊或者偏好的期刊,评审周期一般比较短,在准确答复审稿人后总能被快速录用。但对于多数研究人员来说,稿件评审和修改答复过程比较困难,因为稿件质量或者编辑难以找到足够的可靠审稿人,导致稿件评审周期太长或者评审意见难以答复。

实际上,审稿比较积极的人基本都是那些坚持在学术研究一线的人员,这些人对本领域的进展非常了解或者那些刚入门的年轻学者,渴望积极参与同行学术评价,撰写的审稿意见也比较细致。而不愿意参与审稿的缘由基本概况如下:

1)对邀请评审的期刊定位不了解或者没有在这个期刊发表过文章,也不打算在这个期刊发表论文; 

2)期刊编辑发来的审稿链接中只提供了摘要却没有作者详细信息和全文链接,担心同意审稿却无法准确评估稿件的详细内容; 

3)偏重全文审稿和邮件审稿,稿件评审系统在线填写内容选项太复杂,觉得麻烦就不愿意审; 

4) 忙于度假或者手头审稿任务偏多,或者上网不方便,没时间评审;

5)没有真正实质性参与过科研工作,发表的论文太少或者论文都是别人给挂名的;

 6)曾经被这个期刊伤害过,如投稿到这个期刊却多次遭遇稿件不被送审,或者投递到这个期刊的稿件被毙的比例太大,或者编辑没有采纳自己此前的评审意见,比如审稿人要求拒稿却最终被录用了; 

7)在审稿人眼里该期刊是“垃圾期刊”和“水刊”,比如一些审稿人对于那些大量发表中国作者的期刊审稿邀请有抵触情绪,或者该期刊上发表的“勘误”太多,甚至发表了一些明显错误结果的论文。

实际上,对于熟悉本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看看摘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基本能在30-60分钟内给出基本结论和推荐意见,这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所以评审一篇稿件花不了几个小时,而对于不熟悉本领域内容的审稿人则非常困难了。

只有负责稿件的学术编辑对本领域研究现状和学者分布更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初步评估稿件,进一步才能找到对口的审稿人,否则评审过程难免困难。如果学术编辑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提高稿件评审的效率,因此,学术编辑的水平决定了期刊的水平,也是决定稿件评审效率的关键。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27/fb5158ed0d/

(0)

相关推荐